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武汉生态规划覆盖全市 立法保护生态控制线
市场动态

武汉生态规划覆盖全市 立法保护生态控制线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胡雪璇 康鹏 日期: 2014/1/17 10:30:43
早在前年5月,《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就以政府令的形式开始施行,武汉市规划局据此制定了《武汉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框定生态保护范围和集中建设范围,锁定城市增长边界……

中国园林网1月17日消息:在国内特大城市中,武汉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以政府令形式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城市。昨日,市国土规划局表示,今年我市生态控制线将“变长”。在都市发展区外围的5000多平方公里市域面积内,将完成《武汉市全域生态框架保护规划》,实现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市域全覆盖,并探索“以建促保”的主动保护式机制。

  早在前年5月,《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就以政府令的形式开始施行,武汉市规划局据此制定了《武汉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框定生态保护范围和集中建设范围,锁定城市增长边界。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基本生态控制线不是停留在“规划纸”上,将出台一系列导则加以落实,更会通过人大“决定”和立法确保生态控制线不被触犯。

  去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实施的决定》,武汉成为全国首座以人大“决定”为生态控制线把关的城市。市规划局将配合市人大开展立法调研等工作,适时将《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条例》纳入立法计划,力争2年左右出台条例。

  同时,还将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从生态补偿机制、绿色GDP等方面建立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和考核体系。

  依照规划,武汉都市发展区3261平方公里中的55.6%(1814平方公里)被界定为生态保护范围,其中分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生态底线区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底线,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而生态发展区在满足项目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可有限制地进行低密度、低强度建设。

  在生态保护区的底线区内,只能建设下列项目: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生态农业设施;公园绿地及必要的游赏设施;确需建设的军事、保密等特殊设施,其他建设项目将迁移。

  “每一个生态区将赋予新的功能。”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2-3年内,我市将继续推进郊野公园等实施性规划编制,探索“以建促保”的主动实施机制,将生态公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捆绑结合,建设生态绿楔。

  焦点

  生态

  建言>>>


  省政协委员丁雨:

  污染物排放也要划红线

  要保护武汉的青山绿水,光有一条空间上的“红线”远远不够。昨日,省政协委员、市环保局局长丁雨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很复杂。湖泊保护的三线一路,资源的使用总量,污染物排放量等,这都应该算是‘红线’。”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环保部门将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包括探索划定生态资源使用红线,如限定全市煤炭使用总量;尝试划定污染物排放红线,对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出限制等;根据我市总体承载能力,将资源利用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之内。

  如何守住“红线”?丁雨建议,一要加强立法,如资源使用总量控制、“三线一路”等,都要在法律层面加以确认。第二政府要拿出决心。要有刚性的约束,把对“红线”的执行情况纳入对官员考核中去,对于执行不力的官员,该追责的时候要追责。第三就是公开。“红线”也要细化,煤炭使用量是怎么规定的?水资源的使用又有哪些规定?这些都要细化为可操作性的东西。之后把这些细化的标准公开,让社会力量监督政府是不是执行了。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