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清理晒湖里的水藻、浮萍
晒湖附近居民采水灌地
中国园林网10月11日消息:“三十年前夏季,根根荷苞似缨枪,风吹叶动涌暗香,手脚沾泥湖水清。到如今,只剩缩塘孤零零,两只凹陷大眼睛……”说起晒湖,网上有首诗这样形容。
面对臭气熏天的“两只凹陷大眼睛”,《晒湖综合治理方案》2009年出台,计划总投资1.35亿元,在3-5年内,将晒湖分三步彻底治理,最后建成一座生态公园。
但5年过去了,晒湖水质治理工作还未完成验收,生态公园更是迟迟不能动工……
晒湖治理进度如此慢,问题是卡在哪里了呢?
市民来电:
晒湖公园遥遥无期
近日,有市民致电本报称,“位于武昌火车站附近的晒湖已列入武汉市湖泊治理范围,市政府承诺今年完成晒湖公园建设,但现在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了。该湖治污已近两年,现在越治越污,严重影响周边几万居民的正常生活。”
上世纪50年代的晒湖面积达80公顷,湖面一直到现在丁字桥和武昌火车站等地段,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晒湖水域面积仅剩12.2公顷,伴随晒湖面积急缩的还有水质严重恶化。
近日,记者来到晒湖,看到湖面上停着几艘小船,几位打捞工正在一遍遍地用网子将水中植物捞起,待船满后,再送到岸边。沿着中间马路旁的水岸,捞起的水藻、青苔、浮萍等水生植物已经堆起一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