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盼的公园梦
阳新县环城路沿莲花湖一带,清晨5点和傍晚6点都有在环湖景观带晨练和散步的市民。太阳升起时,戴着高度近视眼眼镜的贺俊炉都会朝湖对面的城东新区望一望。
贺俊炉是名退休教师,今年已经65岁,家就住在莲花湖畔靠老城区一侧。从前,早起或晚饭后,贺老师会从家步行近10分钟到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转转。因为县城没有公园,烈士陵园成了唯一可以转转的园子。
退休干部袁华住在陵园附近,他对一些陵园附近居民晚上到陵园唱歌跳舞颇有微词,毕竟陵园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然而现实是,偌大一个县城又确实没有好地方可去。
“五年前,曾有人提议,阳新百万人口,每人凑10块钱,筹集1000万元建一个公园。”家住莲花湖畔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在阳新城区,民间对于建公园的热情一直没有冷却。
王老师认为,公园是城市之肺,能过滤烟尘,一座县城如果没有公园,就如同一棵只有枝丫却没有叶子的大树,有骨感却没有美感。
“初来阳新时,有人开玩笑说没公园玩。一个城市无论如何发展,公共设施首当其冲,现在新城区建设,一下子建4个公园,一次性到位了。”11月6日,阳新县县委书记童金波在座谈会上说,城东新区的开发,其初衷便是改善阳新老城区拥挤的居住环境。
如今,莲花湖景观带建成后,老人茶余饭后倒是有了一个好去处。听说湖对面的城东新区要建莲花湖风景区,到时候可以在里面玩一天,吃喝玩乐啥都有,贺俊炉就天天盼着。
“以前是没公园逛,只能去陵园,以后逛公园,再也不用特意到黄石去了。”家住阳新县城的邹爹爹自豪地说。他的儿子在市内工作,周末时,儿子会特地带他去团城山公园玩。
“公元前201年就有了阳新,那时叫下雉,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肖汉荣说,为了避免照搬和临摹,增强景区文化内核,风景区将尽可能多地展现阳新本土的人文特色及地域文化。
改善环境不怕吃亏
黄金地皮建公园
“一区四园”包括4个公园,莲花湖风景区范围包括明月湾公园、桥头公园2个公园,旁边还有园艺博览园,兴国大道旁还有马蹄湖公园。除马蹄湖公园外,其余3个公园几乎连成一体。
以莲花湖风景区为轴心,莲花湖北岸是明月湾公园,将建莲花湖二桥与西面的桥头公园相连,园园相连,形成环湖景观带。
“预计明年春,其余3个公园也都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阳新县政府办副主任石峰介绍说,阳新从没有公园到一下子有了4个公园,这在黄石所有县市区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阳新县便提出工业园区、新农村和城东新区建设三大战略目标。但此后,城东新区建设沉寂数年。直到2011年1月7日下午,湖北阳新网和阳新县人民政府信息网发布阳新城东新区开发建设招商广告。
石峰告诉记者,一区四园全是临湖地块,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是新区的黄金地段。城东新区在由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兴国城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省市相关部门的审批,国土部门已将该区域纳入建设用地预留区。
“当时县里也有人提出拿出一部分黄金地段用作商业开发,但县委县政府多次开会讨论决定建公园,不发土地财。”石峰说,后来沿湖地段全部建公园的规划出来后,许多慕名前来的外地企业家还觉得太可惜。
石峰还清楚地记得,有位想拿明月湾公园那块地的商人连连感叹的情景。在商人眼里,把价值连城的黄金地段用来做公园,阳新县委县政府的做法有点“不可思议”。
石峰曾粗略算过一笔账,如果这一区四园的地用作商业开发,按目前的地价来算,可以给县里增加30多个亿的收入。
“30多个亿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是一笔大收入。”肖汉荣告诉记者,连续几届县委县政府在城东新区建设时优先考虑的不是贪一时之功,而是着眼于长远,关注民生,建公园,为将来越来越多涌到县城的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客观上讲,十分难得,也一定会在阳新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阅读:
(来源: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