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个乡镇列为绿化重点
到规划期末,全市镇区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一城两带”及主要道路沿线的38个乡镇街道,是“创森”近期绿化重点。
具体包括张湾区的黄龙、柏林、方滩、西沟,茅箭区的大川、茅塔,丹江口市的六里坪、均县、土关垭、浪河、丁家营,郧阳区的柳陂、茶店、青山、青曲、五峰、鲍峡、胡家营,郧西县的河夹、观音、涧池、羊尾,房县的青峰、红塔、军店、化龙堰、窑淮,竹山县的文峰、潘口、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以及竹溪县的县河、水坪、中峰、蒋家堰、龙坝。
这些地方这些镇(乡)主要入口将进行亮点绿化,通过园林小品、花坛、雕塑等形式,对外展示乡镇特色,每镇至少建成1处面积1公顷以上的公园绿地,并在镇区内均匀布局各类小型广场和游园,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在村庄绿化上,将以“一城两带”、丹江口水库移民后靠安置带、重要道路沿线的473个人户集中的中心村庄为近期绿化重点,将建设集聚型村庄、文化型村庄、旅游性村庄、花果型村庄、传统型村庄。
建设8处森林文化主题公园
依托十堰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规划期内,我市将以森林文化、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为主题,以四方山植物园、牛头山森林公园等现有公园为载体,采用“园中园”的形式,打造多个特色生态文化主题园。规划期内共建设8处,其中近期6处,中期2处。
其中,在牛头山森林公园建设珍稀植物主题园,在黄龙滩湿地公园建设湿地文化主题园,在花园沟郊野公园建设藤蔓主题园,在四方山建设果文化主题园,在郧阳区江南景观带建设以石榴、金银花等为主题的花文化主题园,在郧阳区红岩背林场建设以野生腊梅为主题的沧浪山腊梅园,在竹山建设以竹子为主题的竹博园,在丹江口建设武当花谷。
以十堰境内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历史为核心,围绕森林文化、南水北调、道教文化、女娲文化、茶文化等主题,将十堰市建成为森林生态及人文历史紧密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兴家园。“创森”期间,新建、扩建或修复特色文化主题场所8处。
鼓励开展绿地树木的认养
规划期间,在全市各县市区的公共绿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地有计划地开展绿地、树木的认养活动。倡导绿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树立热爱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提高市民爱绿护绿意识。
我市将制定十堰市绿地认养管理办法,认养绿地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据绿化主管批准的设计方案、工程预算确定建设费用。
鼓励个人和团体单位自愿认养绿地。绿地认养采用两种形式:一是由认养单位或个人直接负责绿地的建设、养护、保洁和管理工作,并监护树木花草及设施不受破坏;二是按照协议规定提供经费,委托专业绿化部门进行建设或养护管理。古树认养按第二种形式办理,城市其他绿地可采取两种形式之一执行。
市绿化主管部门要定期对绿地、古树认建、认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绿地认建认养活动的执行质量。
推荐阅读:
(来源:十堰晚报)